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劉天倫 Frink Lau 2012春分隨筆


劉天倫 Frink Lau 2012春分隨筆

1979年劉天倫Frink Lau的外公鄭曾祜先生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退休的時候,他的同事、朋友和學生們聯名贈送給他一塊紀念匾額,圖一我手裡拿著的就是這塊匾額,圖二、圖三是這塊匾額的放大圖,開頭寫著「曾祜教授退休紀念」、「樹木樹人」,其下具名人士包括(姓名順序依匾額由右至左排列):

周談輝、許振聲、張甘棠、彭錦淵、王作榮、吳榮宗、朱鳳傳、吳讓農、林松亭、
谷家弘、蘇英源、徐兆文、許瀛鑑、林靜、吳南城、高德宏、蔡永和、康鳳梅、
周萬德、陳昭雄、廖永忠、施純協、劉克立、連錦杰、康自立、李基常、鄭善鎏、
謝文隆、涂浩洋、張天津、呂嘉衛、楊潤華、柯善士、傅忠信、饒達欽、張智雄、
張晉昌、許良明、彭信成、林輝亮、余鑑、羅文基、黃曉明、楊錦心、許全守、曾煥雯;

最末是「歲次己未年荷月吉旦」( 以上匾額內具名人士均為1979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人員,在此劉天倫 Frink Lau 感謝外公的這些朋友們 )。
劉天倫Frink Lau的外公鄭曾祜的名字也在許多他學生的訪談中被多次提到,包括盧俊宏教授 http://pr.ntnu.edu.tw/newspaper/index.php?mode=data&id=2980
和侯世光教授 http://www.cute.edu.tw/~prac/news/new176.htm 等;

圖四是 2004 年 12 月 1 日聯合報 C7 版對侯世光教授的專訪,侯世光教授對我外公的名字「鄭曾祜」( 因為發音不同 )是絕對不可能念錯,但這篇專訪居然將我外公名字中的「祜」誤植為發音完全不同的「祐」字,其他對侯教授的採訪比如 http://www.cute.edu.tw/~prac/news/new176.htm
都正確地將我外公的名字正確地寫成「祜」,只有聯合報顯然因為對我外公缺乏認識才會發生錯別字。侯教授( 以及許多我外公的得意門生 ) 與我們一直保持密切聯繫,當和平東路的師範大學宿舍拆除,我們全家搬遷到廈門街自宅的時候,侯世光教授還特別前來幫助我們解決過一些裝潢上的問題,為此特別感謝侯教授。圖六是從前工教系開會時的照片,中間的是 http://pr.ntnu.edu.tw/newspaper/index.php?mode=data&id=2980 的盧俊宏教授,盧俊宏教授右方是林勇教授,這兩位教授也都是我外公的得意門生,盧俊宏教授左方的即為我的外公鄭曾祜,我的外公與朋友們、學生們有很多合照,這裡只是放上其中一張作為舉例之用,其他往後有機會再陸續放上。
雖然劉天倫Frink Lau的外公鄭曾祜留美之後心思就專注於工業教育之上,但是他和在大陸時期認識的藝術界的朋友們還是儘量保持聯繫,圖五是外公鄭曾祜和他的友人趙無極先生的合照,趙無極是一位留法的畫家,這是趙無極訪臺時與外公鄭曾祜合拍的照片,這裡也是放上一張作為舉例之用。
劉天倫Frink Lau因為是外曾祖父鄭穎孫、外祖父鄭曾祜、母親鄭安琪的直系血親,依法有權力向戶政事務所調出歷年個人的戶口名簿資料,雖然戶口名簿裡的資料比如學歷、職業、住址有可能因時間的不同而改變,但是父母欄的資料基本上是不變的,並且搬遷的紀錄也會註記其中,同一個家庭每一本不同的戶口名簿資料都被保存在政府的資料庫之中。圖七至圖十就是劉天倫Frink Lau行使直系血親權力所調出的由政府所保存的幾份戶口名簿資料,今天臺灣的戶口名簿已經電腦化,這些手寫戶口名簿的影像檔都被保存在政府的資料庫之中,由戶口名簿資料即可查知個人的血統,有如家譜一般。
圖八是劉天倫Frink Lau(行使直系血親的權力)所調出的外曾祖父鄭穎孫的戶口名簿,職業欄清楚記錄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圖九是劉天倫Frink Lau(行使直系血親的權力)所調出的外公鄭曾祜的戶口名簿,職業欄清楚記錄為「師大教授」,這一份記載外公鄭曾祜是「師大教授」的戶口名簿還特別備註了他「前往南非洲」的紀錄,那是替政府的手工藝隊技術援助南非洲各友邦,進行工藝技術的教學。我的外公為了教學、參加各種博覽會、擔任國際技能競賽的裁判等事務多次因公出國,這份戶口名簿所紀錄的只是其中之一。
最後一張圖十是劉天倫Frink Lau和母親鄭安琪的戶口名簿,這一份(行使直系血親的權力所調出的)是民國67年所使用的戶口名簿,在我的父親劉繼昌所服務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宿舍分配下來之前,我們全家的戶籍是登記在外公和平東路的家裡,所以這份民國67年的戶口名簿上頭註記了我們從大安區的和平東路外公家遷移至北投區的富貴一路榮總宿舍的紀錄,我在天主教受洗是在搬遷之前,所以天主堂關於我的最早的住址紀錄就是大安區和平東路的地址。
雖然到了我這一代,家族之中已無人從事國樂和家具木工方面的行業,但是我認為這些家族的往事後代子孫不該遺忘,又有現存的長輩故舊可以請教,以及現成的政府文書足供稽考,所以把它們寫出來以傳子孫。
前面提到的和我外公有關的師大教授們,有許多後來轉到別的大學任教,對我外公的職業生涯有興趣的讀者們,或者也可以向這些教授們請益。
再一次向以上所提及、以及文章中未及提到的各位親朋故舊們致謝。

劉天倫 Frink Lau 印地 龜樂堂 Mar.20.2012寫於臺北

--



All pictures and stuff above are made by Frink Lau,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圖片及其他均為劉天倫自製,保留一切權利。

2 則留言:

  1. 劉天倫 Frink Lau 2012春分隨筆

    1979年劉天倫Frink Lau的外公鄭曾祜先生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退休的時候,他的同事、朋友和學生們聯名贈送給他一塊紀念匾額,圖一我手裡拿著的就是這塊匾額,圖二、圖三是這塊匾額的放大圖,開頭寫著「曾祜教授退休紀念」、「樹木樹人」,其下具名人士包括(姓名順序依匾額由右至左排列):

    周談輝、許振聲、張甘棠、彭錦淵、王作榮、吳榮宗、朱鳳傳、吳讓農、林松亭、
    谷家弘、蘇英源、徐兆文、許瀛鑑、林靜、吳南城、高德宏、蔡永和、康鳳梅、
    周萬德、陳昭雄、廖永忠、施純協、劉克立、連錦杰、康自立、李基常、鄭善鎏、
    謝文隆、涂浩洋、張天津、呂嘉衛、楊潤華、柯善士、傅忠信、饒達欽、張智雄、
    張晉昌、許良明、彭信成、林輝亮、余鑑、羅文基、黃曉明、楊錦心、許全守、曾煥雯;

    最末是「歲次己未年荷月吉旦」( 在此劉天倫 Frink Lau 感謝外公的這些朋友們 )。
    劉天倫Frink Lau的外公鄭曾祜的名字也在許多他學生的訪談中被多次提到,包括盧俊宏教授 http://pr.ntnu.edu.tw/newspaper/index.php?mode=data&id=2980
    和侯世光教授 http://www.cute.edu.tw/~prac/news/new176.htm 等;

    圖四是 2004 年 12 月 1 日聯合報 C7 版對侯世光教授的專訪,侯世光教授對我外公的名字「鄭曾祜」( 因為發音不同 )是絕對不可能念錯,但這篇專訪居然將我外公名字中的「祜」誤植為發音完全不同的「祐」字,其他對侯教授的採訪比如 http://www.cute.edu.tw/~prac/news/new176.htm
    都正確地將我外公的名字正確地寫成「祜」,只有聯合報顯然因為對我外公缺乏認識才會發生錯別字。侯教授( 以及許多我外公的得意門生 ) 與我們一直保持密切聯繫,當和平東路的師範大學宿舍拆除,我們全家搬遷到廈門街自宅的時候,侯世光教授還特別前來幫助我們解決過一些裝潢上的問題,為此特別感謝侯教授。圖六是從前工教系開會時的照片,中間的是 http://pr.ntnu.edu.tw/newspaper/index.php?mode=data&id=2980 的盧俊宏教授,盧俊宏教授右方是林勇教授,這兩位教授也都是我外公的得意門生,盧俊宏教授左方的即為我的外公鄭曾祜,我的外公與朋友們、學生們有很多合照,這裡只是放上其中一張作為舉例之用,其他往後有機會再陸續放上。
    雖然劉天倫Frink Lau的外公鄭曾祜留美之後心思就專注於工業教育之上,但是他和在大陸時期認識的藝術界的朋友們還是儘量保持聯繫,圖五是外公鄭曾祜和他的友人趙無極先生的合照,趙無極是一位留法的畫家,這是趙無極訪臺時與外公鄭曾祜合拍的照片,這裡也是放上一張作為舉例之用。
    劉天倫Frink Lau因為是外曾祖父鄭穎孫、外祖父鄭曾祜、母親鄭安琪的直系血親,依法有權力向戶政事務所調出歷年個人的戶口名簿資料,雖然戶口名簿裡的資料比如學歷、職業、住址有可能因時間的不同而改變,但是父母欄的資料基本上是不變的,並且搬遷的紀錄也會註記其中,同一個家庭每一本不同的戶口名簿資料都被保存在政府的資料庫之中。圖七至圖十就是劉天倫Frink Lau行使直系血親權力所調出的由政府所保存的幾份戶口名簿資料,今天臺灣的戶口名簿已經電腦化,這些手寫戶口名簿的影像檔都被保存在政府的資料庫之中,由戶口名簿資料即可查知個人的血統,有如家譜一般。
    圖八是劉天倫Frink Lau(行使直系血親的權力)所調出的外曾祖父鄭穎孫的戶口名簿,職業欄清楚記錄為「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圖九是劉天倫Frink Lau(行使直系血親的權力)所調出的外公鄭曾祜的戶口名簿,職業欄清楚記錄為「師大教授」,這一份記載外公鄭曾祜是「師大教授」的戶口名簿還特別備註了他「前往南非洲」的紀錄,那是替政府的手工藝隊技術援助南非洲各友邦,進行工藝技術的教學。我的外公為了教學、參加各種博覽會、擔任國際技能競賽的裁判等事務多次因公出國,這份戶口名簿所紀錄的只是其中之一。
    最後一張圖十是劉天倫Frink Lau和母親鄭安琪的戶口名簿,這一份(行使直系血親的權力所調出的)是民國67年所使用的戶口名簿,在我的父親劉繼昌所服務的臺北榮民總醫院宿舍分配下來之前,我們全家的戶籍是登記在外公和平東路的家裡,所以這份民國67年的戶口名簿上頭註記了我們從大安區的和平東路外公家遷移至北投區的富貴一路榮總宿舍的紀錄,我在天主教受洗是在搬遷之前,所以天主堂關於我的最早的住址紀錄就是大安區和平東路的地址。
    雖然到了我這一代,家族之中已無人從事國樂和家具木工方面的行業,但是我認為這些家族的往事後代子孫不該遺忘,又有現存的長輩故舊可以請教,以及現成的政府文書足供稽考,所以把它們寫出來以傳子孫。
    前面提到的和我外公有關的師大教授們,有許多後來轉到別的大學任教,對我外公的職業生涯有興趣的讀者們,或者也可以向這些教授們請益。
    再一次向以上所提及、以及文章中未及提到的各位親朋故舊們致謝。

    劉天倫 Frink Lau 印地 龜樂堂 Mar.20.2012寫於臺北

    --


    --------------------------------------------------------------------------------



    All pictures and stuff above are made by Frink Lau, all rights reserved.

    以上圖片及其他均為劉天倫自製,保留一切權利。

    回覆刪除
  2. 以上匾額內具名人士均為1979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人員。

    回覆刪除